1241

世界史的 黃禍 指何時期??

世界史的  黃禍  指何時期??
 蒙古第二次西征(1235-1244)西元1227年

成吉思汗在滅亡西夏前不久死去

後三子窩闊臺繼任大汗。

窩闊臺於1235年派遣其兄術赤之次子拔都

率五十萬大軍再度西征。

西征軍很快就徹底滅亡花剌子模

殺札闌丁。

不久又大舉征服俄羅斯

攻陷莫斯科、基輔諸城

並分兵數路向歐洲腹心挺進。

1241年

北路蒙軍在波蘭西南部的利格尼茲(Legnica)

大破波蘭與日耳曼的聯軍。

拔都親率蒙軍主力由中路進入匈牙利

大獲全勝

其前鋒直趨義大利的威尼斯

全歐震驚

稱為「黃禍」。

正當西方各國惶惶不可終日之際

拔都忽接窩闊臺駕崩的噩耗

於是急速班師。

參考資料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517/12318658.html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

令人畏懼的戰略家獨特的領袖風格

一流的軍事天才。

擁有史上最強的騎兵軍團

建立空前未有龐大帝國

蒙古鐵騎三度西征

威震歐亞兩洲

史稱「黃禍」!

蒙古之入主中國 -- 蒙古之崛起與對外擴張公元前 1279 年 -- 公元 1368 年  蒙古在唐時稱為蒙兀

原居於今內蒙古東北的額爾古納河上游

後逐漸西遷

遊牧於今蒙古草原上。

公元十一、十二世紀時

在蒙古草原上有著許許多多部落

蒙古只是其中之一

其他尚有克烈、蔑兒乞、塔塔兒、乃蠻、幹亦剌、翁吉刺以及汪古諸部。

原來塔塔兒最為強大

故各部被統稱為塔塔兒(或作韃靼)。

後因蒙古興起

其各乃成草原各部之熜稱。

  蒙古草原各部曾先後受遼、金之統治。

十二世紀時

蒙古部之首領屢屢起兵抗金。

後來蒙古的孛兒只斤氏族貴族鐵木真(一一六二 -- 一二二七)在長期作戰中

逐步壯大了自己的勢力。

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曾當過蒙古部的首領

有兩萬武裝

勢力頗強。

後來也速該被塔塔兒人害死

留下鐵木真兄弟及母寡婦孤兒相依為命

到處受人欺淩。

不久

鐵木真聯合克烈部首領王罕和札只刺部首領札木合

一一擊敗塔塔兒、蔑兒乞、泰赤烏等部

旋又王罕結盟打敗札木合。

公元一二○三年

鐵木真進攻克烈部

王罕亡

後又削平乃蠻部

其首領塔陽汗戰死

於是一統蒙古草原各部的時機終於到來。

  公元一二○六年

蒙古諸部在斡難河源的不而罕山(今蒙古的必兒喀嶺)

召開了「忽里勒台」(原為蒙語「會議」之意

後專指選舉大汗的代表大會)

鐵木真被公推為蒙古大可汗

尊稱「成吉思汗」。

汗、可汗是君主之稱

大汗為至高無上的君主

「成吉思」之蒙語原意則眾說不同

有海洋、偉大、天賜、強大無敵等不同主張。

總之

「成吉思汗」可理解為海洋般的皇帝或四海之王、萬王之王、可汗的可汗等。

至此

成吉思汗所領導的蒙古汗國宣告建立

爾後成吉思汗又親率大軍進行第一次西征並滅亡西夏

他的子孫又先後進行兩次西征、滅金亡宋、創建元朝與四大汗國

於是蒙古汗國乃發展成為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

後世尊成吉思汗為元太祖。

  成吉思汗在建立蒙古汗國後

即不斷向外擴張。

蒙兵矛頭所指有二:(1)西征:侵略中亞、西亞乃至歐洲;(2)南侵:攻打西夏、金國、南宋

以及朝、日和南洋諸國。

在半個世紀內

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發動了三次西征

蒙古鐵騎一度馳騁於歐、亞大陸。

下面對三次西征之概況略作介紹。

  一、第一次西征(一二一九 -- 一二二五)一二一九年

成吉思汗以西域花剌子模國(Khorazm) 殺蒙古商隊及使者

乃親率二十萬大軍西征

由他的四個兒子朮赤(一一七七 -- 一二二五)、察合台(? -- 一二四二)、窩闊台(一一八六 -- 一二四一)、拖雷(一一九三 -- 一二三二)以及大將速不台(一一七六 -- 一二四八)、者別(? -- 一二二四)等隨行。

蒙軍長驅直入中亞後

於一二二○年攻佔花剌子模都城撒馬爾干

其國王西逃

成吉思汗令速不台、者別等窮追之

蒙軍因此便西越裏海、黑海間的高加索(Caucasus)

深入俄羅斯(Russ)

於1223年大敗欽察(Kipchak) 和俄羅斯的聯軍。

另成吉思汗又揮軍追擊花剌子模之太子扎闌丁

在印度河流域打敗之。

一二二五年

成吉思汗奏凱東歸

將本土及新征服的西域土地分封給四子

後來發展為四大汗國。

  二、第二次西征(一二三五 -- 一二四四)一二二七年

成吉思汗在滅亡西夏後死去

不久三子窩闊台汗繼任大汗(一二二九 -- 一二四一)。

窩闊台汗於一二三五年派遺其兄朮赤之次子拔都(一二○九 -- 一二五六)

五十萬大軍再度西征。

因察合台認為「長子出征呵

則人馬眾多

威勢盛大」

所以成吉思汗四個兒子的長子

即朮赤長子鄂爾達、察合台長子拜答兒、窩闊台長子貴由、拖雷長子蒙哥

均參加是次西征

其他「諸王、駙馬、萬千百戶

也都長子出征」

故史稱「長子西征」。

是次西征

徹底滅亡了花剌子模

殺札闌丁。

旋大舉征服俄羅斯

攻陷莫斯科、基輔(Kiev)諸城

並分兵數路向歐洲腹心挺進。

一二四一年

北路蒙軍在波蘭(Poland)西南部的利格尼茲(Liegnitz)

大破波蘭與日耳曼 (Germany)之聯軍

擊斃西里西亞 (Silesia)大公亨利二世(Henry II)。

拔都親率蒙軍主力由中路進入匈牙利 (Hungary)

大勝

其前鋒直趨意大利之威尼斯(Vinice)。

正當西方各國惶惶不可終日之際

拔都忽接窩闊台汗駕崩之噩耗

於是乃急速班師。

  三、第三次西征(一二五三 -- 一二六○)蒙哥於一二五一年即汗位之後

令其弟旭烈兀(一二一九 -- 一二六五)率兵西征。

是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亞地區

頭等目標是消滅木剌夷( Mulahidas

在裏海南岸的伊朗北部)。

一二五七年

蒙軍蕩平大剌夷之地

旋揮師繼續西進至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地區

攻陷報達(Baghdad)

滅亡歷時五百餘載的東大食帝國。

此後旭烈兀又揮兵陷阿拉伯之聖地麥加(Mecca)

攻佔大馬士革( Damascus)

其前鋒曾渡收富浪(Farang)即指今中海東部的塞浦路斯島(Cyprus I. )。

本來他還要進一步攻打密昔兒( Misr 即埃及)

因獲蒙哥汗伐未陣亡之耗

乃率主力班師。

  蒙古之西征具有深遠之影。

第一次西征後

成吉思汗把征服地區分封給四個兒子。

通過第二、三次西征

佔有地區又不斷擴大

四子的封地逐漸形成為欽察、察合台、窩闊台、伊兒等四大汗國。

汗國雖各自獨立

但名義上服從於蒙古本部和中原地區的大汗

於是出現了棋跨歐亞的蒙大帝國。

同時

為了軍事之需要

以及鞏固帝國統治

蒙古大汗乃到處建立驛站制度

保護商路、航運。

一時從中國直至西歐

海陸交通均甚暢達。

因此

隨著蒙古之西征

東西文化大通

歐亞交流頻繁。

中國之羅盤、火藥、印刷術、紙幣、算盤、瓷器等進一步傳至歐洲。

隨後歐洲商人、學者、使節、傳教士亦紛紛東來

西方之學術文化遂大量輸入中國。

  蒙古之西征還有一個副作用

即加深了東、西方之隔閡。

當蒙古鐵騎蹂躪中亞、西亞

其西征大軍席捲歐洲之際

西方各國因迭遭慘敗

故一聞韃靼人至

莫不魂飛魄散

驚呼「黃禍」(The Yellow Peril)。

後來歐洲白種人往往把東方黃種人(包括中國漢族、日本)之興起

視為對西方文明的威脅

近代歐、美列強甚至將華人當成潛在的「黃禍」

並藉此屢屢出兵侵略中國或干涉其內政。


蒙古人西征的時候整個蒙古帝國橫跨歐亞大陸
黃禍有2期1期是哥德人度過多瑙河(當然是後面有匈奴人在追摟..)到阿提拉死亡2.是拔都西征

世界史年表,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世界史圖解,世界史心得,世界史年代,世界史重點,古代歷史世界史,國中世界史,學校不教的kuso世界史,世界史 電影世界史,黃禍,窩闊臺,拔都,成吉思汗,波蘭西南部,利格尼茲,Legnica,波蘭,花剌子模

金字塔|第一次世界大戰|古羅馬|龐貝城|啟蒙運動|工業革命|文藝復興|第二次世界大戰|拿破崙|宗教戰爭|古希臘|中越戰爭|北約|哥倫布|猶太人大屠殺|凡爾賽條約|車諾比|珍珠港事件|石油危機|獨立戰爭|歐洲經濟共同體|馬雅文明|希特勒|硫磺島|日耳曼羅馬帝國|十字軍東征|法國大革命|英法聯軍|

1241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1504084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toye444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